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> 师资队伍 >> 师资力量 >> 公共事业管理系 >>



温丹辉


发布日期:2025-01-13

个人基本情况:

姓  名:温丹辉


性  别:男


出生年月:  1973 年7 月


民  族:汉


政治面貌:中共党员


职称职务:副教授




研究专长:


环境经济、复杂系统分析、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




教育经历:


1. 1990.09-1995.06  天津大学  化工系,本科


2. 1995.09-1998.06  南开大学  管理学系,硕士


3. 2003.09-2006.07  北京邮电大学  经管学院,博士




主要工作经历:


1. 2014.10至今,天津科技大学  经管学院     副教授


2. 2008.10 - 2014.10  天津大学  管理学院  讲师


3. 2006.10 - 2008.10  清华大学  经管学院  博士后






教授课程


运筹学,本科


统计学,本科


管理定量分析,本科




近年主要科研项目


近年来,主持或参与国家级项目3项,省部级项目4项。


1. 天津市哲学社科项目,“京津冀产业升级转移低碳化协同发展策略研究(No. TJYY16-019)”,课题负责人,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


2. 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,“基于CGE的中国电力工业减排4E模型研究(No. 12YJC790200)”,课题负责人,教育部


3. 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,“优化开发区域率先实现碳排放峰值目标路径研究(No. 16AGL002)”,课题参与人,国家社科基金委


4.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“基于人工免疫技术的系统多智能体系统的微网优化运行(No. 51107086)”,课题参与人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


5. 国家发改委项目, “CO2减排目标与峰值目标落实机制研究(No.2013069)”,课题参与人,国家发改委


6. 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,“可持续发展中的绿色设计研究(No.16JZD014)”, 课题参与人,教育部


7. 教育部哲学社科项目,“可持续发展中的绿色设计研究(No.17YJCZH058)”,课题参与人,教育部


8. 天津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,“天津市大气环境治理倒逼机制研究(No. ZFZX2015-18)”,课题参与人,天津市政府




近年主要论文


发表论文20余篇,代表性论文为:


1. 温丹辉, 孙振清. 行政发包制在大气环境治理中的作用——基于随机演化博弈模型[J].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 2018(3): 1-7.CSSCI


2. 温丹辉,孙振清. 天津区域减排政策经济与排放影响[J].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, 2017, 27(4): 28-32. CSSCI


3. 刘宇,温丹辉,王毅,孙振清. 天津碳交易试点的经济环境影响评估研究:基于中国多区域一般均衡模型TermCO2[J].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,2016,12(6): 561-570.CSCD


4. 何为, 温丹辉*,孙振清. 大气环境治理演化博弈分析[J]. 城市发展研究. 2016, 23(1): c1-c4.CSSCI


5. 温丹辉,王灿.中国清洁能源的企业减排成本和社会减排成本[J],系统工程学报, 2014,29(5):592-601. CSCD.


6. 温丹辉.不同碳排放计算方法下碳关税对中国经济影响之比较:以欧盟碳关税为例[J],系统工程,2013,31(9):84-93.CSSCI.


7. 温丹辉. 美国碳关税政策影响及中国对策分析: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[J], 系统工程,2012,30(12): 1-9. CSSCI.


8. WEN Dan-hui, LU Jiying. Carbon Reduction Costs Analysis in China Power Industry[A]. In: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EEM [100]. Beijing, China, Oct21-23, 2009: 424-428. EI.


9. 温丹辉,吴维库,华中电网水电企业电力市场需求分析[J]. 工业技术经济,2008,27(10):65-70.


10. WEN Dan-hui, WU Wei-ku. UK's Low-Carbon Objectives and Generation Costs Analysis[A]. In: Proceeding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[100]. Beijing, China, May19-23, 2008: 5548-5552. EI.


11. WEN Dan-hui, WU Wei-ku, LU Ji-ying, Analysis on Different Competitive Strategies in Telecommunication and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dustries[J],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(English Edition), v 16, n SUPPL., December, 2007, p 1-6. EI.


12. WEN Dan-hui, CHEN Rong-bang, LU Ting-jie, Factors for Wireless Operators’ Collusion and Competition[J],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, 2007,14(1):61-64. EI. 




通信地址: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


邮政编码:300222


邮箱:wendh@tust.edu.cn